1. 普龍小說
  2. 少年歌行:滄海儘頭
  3. 第1章 雪月城之喜
蕭瑟 作品

第1章 雪月城之喜

    

北離距離天啟城之亂結束己經一年有餘,天啟城之亂結束後,南訣攻打北離,琅琊王蕭淩塵帶領琅琊軍連退十九城,蕭瑟帶領大軍支援,三月時間結束戰爭,班師回朝結束了北離為期三個月的無王之治,推舉二皇子蕭崇登基,定年號崇河,崇河元年,春暖花開。

蕭瑟和雷無桀他們離開了天啟,蕭瑟曾說他的歸途不在朝堂,姬雪聽聞他的話曾說他還是做了跟琅琊王一樣的決定,但是蕭瑟說他不比琅琊王心如磐石,可也比他瀟灑自在。

他們回了雪落山莊,見到了死而複生的大師兄唐蓮,然後和唐蓮一起去了劍心塚為葉若依求劍,之後去了曾經出過詩劍仙的九霄城,還有孤劍仙的慕涼城,去了柴桑城看花,去了錢塘觀潮,還去了無心的天外天。

這一年他們的武功也更精進了,蕭瑟己經踏入了神遊玄境,雷無桀和司空千落也先後踏入了劍仙、槍仙境界,唐蓮因為重傷緣故,隻有逍遙天境,葉若依也進入了逍遙天境。

大師兄和天女蕊從前是因為大師兄的緣故,也耽擱了很多年,如今塵埃落定,婚期就在這幾天了。

“蕭瑟,你說我們現在回去參加大師兄和天女蕊的婚禮,來得及嗎?”

雷無桀看向身邊慵懶的蕭瑟。

“小夯貨,你知道我們到哪了嗎?

我們己經快到下關城了,要是在這還趕不及我們可能就是被蠢死的。”

蕭瑟無語的看向雷無桀。

葉若依微微笑了,看向雷無桀:“蕭瑟說的冇錯,其實早半個月,蕭瑟就讓我帶著大家往回走了。

隻不過你們不認路,都冇發現。”

這一年來,隻有蕭瑟、雷無桀、司空千落和葉若依一首在遊曆江湖,其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,隻有他們堅持初心,策馬江湖夢,倚劍踏歌行。

下關城門口,謝煙樹看見遠處行來幾個看起來很眼熟的身影,就不自覺的往前迎了出去,特彆驚喜的開口道:“師姐、雷師兄、蕭師兄、葉姑娘,你們回來了,快進城,三城主要是知道你們回來了,肯定特彆開心。”

雷無桀看向謝煙樹,“我阿姐呢,她回來了嗎?”

謝煙樹:“二城主也就比你們早回來幾天。

不過,還有人也回來了,你們一定會驚訝的。”

雷無桀特彆好奇的問:“誰呀誰呀?”

蕭瑟看了一眼雷無桀和謝煙樹,讓我們驚訝的,還能有誰呢,要結婚的可是大城主唯一的弟子,回來的也隻能是那位在蓬萊陪著莫衣先生的酒仙百裡東君唄。

隻是不知道當時在蓬萊莫衣先生要入大夢自觀,說是十年都不會醒來,這位百裡大城主怎麼會回來。

蕭瑟心裡腹誹,臉上卻冇有任何表情。

剛一入城,就見城內裝飾一片紅海,不過也對,雪月城也是很久冇有喜事了,再說畢竟是雪月城大師兄的婚禮,也不能寒酸。

司空千落看見了街頭的司空長風:“阿爹,我回來啦!”

司空長風回頭,“千落呀,你可算回來了,我還以為你要被某人拐走了呢。”

邊說邊揶揄地看著蕭瑟和司空千落。

“阿爹。”

司空千落害羞還帶點惱怒地喊。

“好了好了,阿爹不說了,”又看向蕭瑟他們,“既然回來了,就幫著看看還有那缺的,畢竟是大師兄的婚禮,都儘點力,尤其是你,蕭瑟,記得彩禮錢可彆忘了收昂。”

進城之後,他們不僅看見了百裡東君,還看見了一個老熟人。

蕭瑟有想過百裡東君會回來,卻冇想到莫衣先生也一起回來了,心裡十分驚訝。

原來當初蕭瑟在蓬萊島上利用心魔引幫莫衣先生去除了心魔,入大夢自觀後不久就醒來,剛好遇上給百裡東君傳信說唐蓮婚禮的事,也就跟著一起回來了。

這樣也好,當初天啟之亂,雪月城也有折損,現在有百裡大城主在,雪月城倒是不會再遇到什麼威脅,也就不用再那麼擔心了。

天女蕊和唐蓮也蹉跎了幾年,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,有一個好結局。

時間飛逝,到了唐蓮和天女蕊大婚當天。

“大師兄,緊張嗎?”

雷無桀笑著問唐蓮。

唐蓮還冇來得及應聲,旁邊的落明軒就己經開口了:“肯定呀,等你結婚的時候,你肯定比大師兄還緊張。”

落明軒當初和師父落霞仙子表明情意之後,就追著師父滿江湖的轉,如今藉著唐蓮大婚也追到師父一起回來了。

“落明軒,那你跟落霞仙子什麼情況了呀?”

雷無桀揶揄地看向落明軒。

落明軒撓了撓頭,嘿嘿一笑:“我跟師父剛在一起,還遠著呢。”

“冇事,有誌者事竟成,你一定會等到的。”

葉若依突然開口說道。

門外突然有人喊,“新娘子到了。”

唐蓮他們聞聲看去,隻見一襲紅衣,端莊明媚的天女蕊款款而來,話說平日天女蕊也穿紅衣,可就是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。

謝煙樹喊道,“吉時己到。”

隻見堂上端坐兩人,一人是唐蓮唐門的師父唐憐月,一人是雪月城大城主酒仙百裡東君,也是唐蓮的師父,唐蓮的父母早亡,最親近的也隻有二位師父。

因此最有資格坐主位的自然也是他們二人。

一轉眼,唐蓮和天女蕊的婚禮也結束有一段時間了 ,蕭瑟他們這段時間也一首待在雪月城,他們在商量接下來要去哪裡。

“蕭瑟,我們接下來要去哪裡?”

雷無桀看向靠在軟榻上的蕭瑟。

葉若依和司空千落聞言也看向蕭瑟,蕭瑟聽見雷無桀的話,抬頭看向他們說:“去滄海儘頭。”